汉调二黄 · 简介
汉调二黄也称陕二黄、山二黄、“靠山黄”,或“二黄戏”,陕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。流行于陕南和陇东。是二黄腔调从湖北沿汉水进入陕西而形成的,汉调二黄因它是在汉水流域由西皮、二黄结合形成,故又多称“汉调”。解放初期,为与皮黄系统各剧种通用名称相统一,在安康地区又有“陕西汉剧”之称。清道光年间颇为盛行。因地区不同分为汉江派和雒镇派。汉江派音乐比较柔和,以唱功戏,做功戏见长;雒镇派腔调铿锵有力,以武打戏见长。【更多……】


汉调二黄 · 剪影
 

2015年4月28日晚8点,汉调二黄现代大戏《莲花碑》在东莞市玉兰大剧院上演。《莲花碑》讲的是秦巴汉水深处一个美丽小镇的一群人,围绕寻找这块土地上过去因百姓善德、人才辈出,皇上御赐莲花碑的故事。该剧以一位陕南农家女为全家点燃生活新希望为主线,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为在莞陕籍人士、东莞市民等1600余名观众呈现了一台全新的地方戏曲盛宴。


汉调二黄 · 传承
 

汉调二黄(以下简称“汉剧”)是我市历史悠久、流传广泛的大型地方剧种,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,曾遍布安康各县,广泛流传于汉江流域及其他省市,是陕西第二大剧种,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,与中华民族的国粹京剧有着不可忽视的渊源关系。在长期的流传和积淀过程中,产生过众多班社,经典剧目迭出,名角层出不穷,展示着安康人的精神追求,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。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,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,以及由此带来的公众娱乐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变化,使汉调二黄市场大大萎缩,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存在消亡的危机。

历史的实践证明,汉剧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古老剧种,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块“活化石”,是安康地域传统文化的瑰宝,是安康人民情感表达的重要承载,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,是安康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振兴汉剧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,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,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,更是打造安康文化品牌、传承安康文脉、构建和谐安康的需要。

王发芸 

王发芸,汉调二黄著名旦角演员,国家级汉调二黄传承人,中国戏剧家协会员。【更多…】
龚尚武 

龚尚武,国家级汉调二黄传承人,生于1937年 ,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镇人。【更多…】
余书棋 

汉调二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,1933年8月出生于安康,大专文化,国家二级作曲,【更多…】
许世莲 

汉调二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,1946年10月出生于汉阴,中专文化,国家三级演员,【更多…】
汉调二黄“童子班”开班 

2013年9月12日,安康汉调二黄“童子班”在安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正式开课。【更多…】
新一代汉调二黄接班人 

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与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自2013年9月联合开办汉调二黄学员班以来,【更多…】
市领导看望汉剧学员班学员
 
2014年春节前夕,市人大副主任、市振兴汉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崔光华,市人大副主任、【更多……】
汉调二黄童子班进展情况 

2014年12月12日,我市汉调二黄老艺术家莅临安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,检查指导我院【更多…】

汉调二黄 · 赏析
 


汉调二黄 · 振兴
 

Copyright © 2007 - 2015 bet36365网站(www.hgw046.com),All Rights Reserved

bet36365网站(www.hgw046.com) 版权所有